姚乙 (原名 : 姚乙商)
参加歌唱比赛不到20次,却在张少林的推荐之下,加盟了《丽风机构》,第一张个人专辑《怀念巨星之歌》却横扫千军,一炮而红…
在1981年,凭着《怀念巨星之歌》第一张专辑,竟然让姚乙一瞬间成为万众瞩目的歌坛新人,很多歌手都必须经过多少磨难和坎坷的路,才能够稍有成就,而姚乙却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就这样一炮而红,缩短了他必须经历歌坛崎岖的道路,是冥冥中有了主宰,还是…如果不是从姚乙口中知悉,真的还不知道其中有一段那么曲折迷离的故事。
虽然姚乙也是歌唱比赛出身,但是,那些年,因为在小地方,本来就很少歌唱比赛,他前后参加歌唱比赛也没有超过20次,当然其中也有获得多项奖项,当年,奖项对他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机会上台唱,也就是他的心愿,所以,参加歌唱比赛对他并未造成太大的压力,因为他在乎于参与,奖项并不是他追求的目标。
最初参加歌唱比赛,姚乙都是唱罗宾或唐尼的歌曲,可是,却很少机会在歌唱比赛中得奖,直到有一次,一位朋友告诉他,他的声音有点像李逸,应该选唱李逸的歌曲,朋友的提醒,似乎一言惊醒梦中人,而当时的姚乙虽然知道有一位叫李逸的歌手,但是,并没有正式听过李逸的歌曲,因为当年生活比较拮据,也没有多余的钱买更多唱片来听,听了朋友的忠告,他就从李逸的《醉歌》专辑开始正式听李逸的歌曲,接受了朋友给予的建议,改唱李逸的歌曲,李逸的《唱首情歌给谁听》,《三年》,《初恋诗》,《第二梦》,都是他选来参加歌唱比赛的歌曲,没有想到就因此在多项歌唱比赛中,都获得了各种奖项,也因此增添了他唱李逸歌曲得信心,从此以后,他除改唱李逸的歌曲,还不断研究李逸的唱法,怎样演绎才能够表现出歌曲的精髓,而且,更令他喜出望外的是,自从改唱李逸的歌曲之后,歌唱比赛还频频获奖,成为李逸之歌的《代唱人》呢!
姚乙是在后期才正式听李逸的歌曲,相信大家也好奇姚乙是否曾经见过李逸?见到自己的偶像,姚乙又有什么动作?相信大家都感到好奇吧!
原来在1979年,李逸随巡回团在芙蓉演出的时候,刚好老板要去观赏李逸的演出,而姚乙也借着这个机会对老板说,他也要去观赏李逸演唱,老板也答应了,欣喜若狂的姚乙就坐了老板的顺风车第一次观赏李逸的演出。
观赏过李逸的演唱《故乡之歌》之后,李逸演唱的一举一动和他富有感情的唱腔,都深刻的烙印在姚乙的脑海里,姚乙形容舞台上的李逸,魅力无法挡,他声线的掌控,咬词,感情的发挥,都近乎完美的境界,由此可见,姚乙对李逸这一次的演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姚乙在1981年的一段经历,怎样的情况之下,他和《丽风机构》正式签约?之前,的确令人感觉到有点扑朔迷离,究竟这其中是否有什么峰回路转的过程?这一段巧妙的安排又如何形成的?且听姚乙细细道来,说出其中奥妙之处。
姚乙加盟《丽风机构》的一段经历,真是曲折迷离,当年参加一项大型的歌唱比赛,姚乙的人生经历从此改写…..
在1980年,李逸离世之后,《天虹歌剧院》在隔年主办了一场非常大型的歌唱比赛,当年报名参加歌唱比赛的男女歌手,竟然达到500多位之多,比赛中需要从初赛,半决赛到总决赛,需要过关斩将到最后,姚乙先后唱了李逸的《三年》,《再见那一天》,《明日天涯》,《唱首情歌给谁听》,终于进入总决赛,不过,那时候,主办方《天虹歌剧院》就立下了一个条规,如果歌手进入总决赛必须签约,在《天虹歌剧院》演唱3个月,这令到当时的姚乙不知所措,不知道是否应该签约还是不签?后来,朋友建议带他去《丽风机构》见张少林,让张少林给予意见,由于姚乙的声线有点像李逸,少哥张少林就叫他去《丽风》录音室试音,经过试音之后,张少林就发觉姚乙的声线与李逸的确很接近,于是,就建议姚乙与《天虹》的合约暂时不要签约,最后,张少林邀约姚乙到《丽风》录音室进行录音,当时,还有一些李逸本来想要灌录的歌曲,卡拉已经录好,李逸还没有进录音室,就离开了,卡拉有《樱花泪》,《男人的眼泪》,《明日之歌》,《我要你忘了我》,《心声泪痕》,《几度花落时》,据说,刚开始姚乙灌录李逸歌曲的时候,黄老板并没有什么看好,后来,听过了姚乙在录音室录好的歌曲之后,马上吩咐姚乙隔天到公司来签约,在录音的时候,张少林就和姚乙说,估计销售量会有两万张,没想到一个星期,销售量竟然达到5万张,一个月已经超过10万张,震撼了星马歌坛。
因为当年张少林曾经制作过李逸两张专辑,就是《天伦歌》和《三年》,所以,对李逸的演绎方式,张少林都了如指掌,在制作姚乙的专辑的时候,也就驾轻就熟,无论感情,技巧等,张少林都给姚乙细心的指导,姚乙第一张专辑《怀念巨星之歌》能够创下辉煌的销售记录,制作人张少林功不可抹也。
作为一位新人,当然艺名也很重要,当年,姚乙又是在李逸离世隔年推出第一张专辑,所以,选择艺名也要特别慎重,不过,在选择艺名的过程中,却也闹了一段笑话,最初给的艺名是《李毅》,由于和《李逸》同音,姚乙的母亲觉得不太好,最后,从姚乙的原名姚乙商,改为姚乙,当年,大家都把《乙》念着《逸》字音,后来才发觉到不是那么一回事,哈哈。
姚乙的二哥,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也是唱歌高手,频频获得奖项。
因为姚乙曾经出版过福州专辑,话题难免会扯上灌录福州专辑,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念头来灌录福州专辑?
姚乙在什么情况之下灌录福州歌曲?张少林的一句话?怎样的情况之下完成福州歌词?
姚乙透露,其实灌录福州专辑的概念是来自少哥-张少林,少哥觉得市面上很多不同方言的歌曲,就是缺少福州歌曲,于是就和姚乙商量来出版福州歌曲专辑,虽然,少哥有这个意愿,可是,他本身就不懂得福州话,在歌词方面他却很多《桥段》,所以,他会讲出一段广东话,然后,要姚乙来翻译成福州,当需要完成一首歌词,的确很费劲,除了要了解福州话的意思和发音,同时,也要顾及押韵,一首歌词就很大费周章,最后,还是被少哥克服了,姚乙第一张福州歌曲推出的时候,最快的反应是来自东马,东马的福州人很多,一直以来都市面上都没有福州专辑,姚乙的福州专辑可以说成为了大众的久旱逢甘雨了,而且,还买了几万张呢!
最令姚乙感到意外的是,那时候,80年代,当他去到东马演唱,一些福州朋友不喊他的名字姚乙,而以福州话叫他《福州人,唱歌不输人》,因为姚乙福州专辑里,其中有那么一段歌词,所以,大家见到他,就唱了那么一句,由此可见,当年姚乙推出的福州专辑在当地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后来,姚乙发现到,福州话来自不同的地方都略有不同,由于来自不同国家或省县的福州话,都会有不同的福州话讲法,如果真的要完全知道各省各县或不同国家的福州话,的确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姚乙觉得福州话的范围太广,有时候,同样是福州人的讲话语音都有区别,鉴于此,他往后都只会专心在唱华语歌曲,至于福州专辑,再看时机成熟了再考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