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林【少哥】做泥水匠,油漆,从小懂事的张少林,就赚钱帮补家用,参加同乐乐队,抄谱中,摸索到乐理常识…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不同,有咬着金钥匙出世的,衣食无忧,不必为三斗米而折腰,也有因为家里穷困,从小就是要当家的,也大有人在,只要刻苦耐劳,也会创出一片天。
张少林在他15岁那一年,由于父亲经营的药材店生意失败之后,年纪小小的他,就要去当小小的泥水匠来帮补家用,一天也不过只能赚五令吉的小利,为了能够赚更多的钱,他还帮人家油漆,小小年纪竟然打两份工,那已经是1961年的事了,如今回想,倍增伤感。
在张少林18岁那一年,参加了《华侨校友会》的同乐乐队,吹奏的都是管弦乐,其实,那时候的他对乐理和乐器都是一窍不通的,只因为团长叫他抄谱,他才有机会从抄谱中摸索和探讨,逐渐摸清乐理的常识,他也从中学习到多种乐器,像萨克斯风,喇叭,黑管,甚至打鼓。
1968年,张少林和大哥,二哥与及表弟四人组织了《红星乐队》,那一年他才22岁,隔年,《红星乐队》获得名经纪人苏练富和吴峰的赏识,由姚苏容率领的《天虹歌剧团》在东马演出担任全场伴奏,第一次的登台就获得主办方的极高评价,也因此,还有为香港,台湾艺人如:苗可秀,汤兰花,甄珍,刘家昌,甄妮,邓丽君等,他们的演出主办单位都是都采用《红星乐队》伴奏,也许都和大牌歌手担任伴奏,《红星乐队》也因此打开了知名度。
1978年,张少林和邱清云参与《最受欢迎歌剧团》在东马沙巴巧遇,也是同台演出的时候,邱清云就特别邀请张少林以许冠杰的《天才与白痴》改写成客家歌词,而张少林只花费了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一首原名《巴刹风光》的《阿婆买咸菜》,由于歌词屡次都在唱《阿婆买咸菜》…反而被观众把歌名改成了《阿婆买咸菜》,邱清云第一张客家专辑,就因为这一首《阿婆买咸菜》掀起了千层浪,专辑卖了十多万张,创下了辉煌的销售记录,也改写了邱清云和张少林的命运,张少林也在这时候加盟了《丽风机构》成为公司的制作人。
两天完成《阿婆买咸菜》的歌词,邱清云专辑面市,改变了3人的命运,除了邱清云,张少林,还有《白天鹅乐队》
《阿婆买咸菜》专辑大卖,除了邱清云和张少林因此受到万众瞩目,还有为邱清云伴奏的《白天鹅乐队》,也同时和《丽风机构》签约,成为了《丽风机构》的一份子。过去的《白天鹅乐队》在吴哥的《银河机构》旗下,只是担任伴奏和出版音乐唱片,后来,张少林也顺理成章的加盟《白天鹅乐队》,那时候,香港的《温拿乐队》非常火红,于是《白天鹅乐队》也从纯粹伴奏而改为唱和伴奏的双管齐下,《白天鹅乐队》的唱作也同样受到听众的认可。
邱清云第二张客家专辑也邀请了张少林为他写了12首客家歌词,在1979年,张少林正式加盟了《丽风机构》,也同时加入了《白天鹅乐队》,推出了多张《白天鹅乐队》弹唱专辑,同时,也为旗下歌手如邱清云,李逸,谢玲玲,谭顺成等伴奏,后来,张少林决定策划一张《白天鹅乐队》的新年专辑《八仙贺年》,《八仙贺年》是张少林花费很多心机完成的歌唱喜剧,由张少林本身和队员之一的Jimmy来唱,没想到,从伴奏乐队转为歌唱专辑的《白天鹅乐队》,每一张都有固定的销售量,而这一张第8集《八仙贺年》,却再次在歌坛掀起热潮,专辑大卖。
在写客家歌词方面,张少林都注重在写实方面,很有警惕作用,虽然,他开玩笑的说,只要是题材好,像《白粉害死人》,描述白粉如何害人,一旦成为毒友,就是一辈子的了,要戒毒可真的不容易啊!视频也拍摄的极为认真,相信看过的人,看到《白粉害死人》的视频,对白粉也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想要去沾它,也会有所顾虑了。
张少林为李逸制作两张专辑,录音期间,歌曲都带来了一连串的故事,原来…..
在李逸未去世之前,张少林曾经为李逸制作了两张歌辑,也就是《天伦歌》和《三年》,张少林透露,当年李逸在录《明日天涯》,原本是没有说白的,有时候好玩的李逸,在录歌之前会随性讲一两句说白,而且,却又对歌词具有连贯性,张少林在李逸不知情的情况之下录下来,《明日天涯》前面的说白,就是这样的情况之下完成的,有时候,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录下来,感觉更自然,如果张少林不说,原来这一段说白是这样的情况录下的,张少林的机智,李逸的随性,却把这一首《明日天涯》增添了多一份无奈和悲戚。
除了李逸,张少林也制作了几张专辑在马来西亚都是排行在畅销行列,像当年颜秋霞的《黐線》,姚乙的《怀念巨星之歌》,《白天鹅乐队》的新年专辑等。
张少林在最高元首瑞姑赛西拉祖丁陛下61岁华诞时,获得封赐PPN有功勋衔,据说,当年他是第一位本地受封的歌手,这对张少林来说,高兴不在话下,毕竟这是非常难得的一份荣耀。
这些年来,张少林也出版了不少客家专辑,很多歌词和专辑制作都是由他本身一手包办,在他的客家歌词方面都是以写实和趣味歌词为主,像《路霸》,《猫山王》,《海南鸡饭》等,而且,每一张专辑都有一定的销售量。
张少林在60年代曾经为谢江写过几首广东歌词,他不否认那时候自己写的歌词比较肤浅,没有什么深度,可能日子有功吧!经过努力和磨练,精益求精,如今写词也进步很多。
有些人认为张少林是一位《桥王》,时常想出一些古灵精怪的点子,从他的客家歌词显而易见,同时,他也是一位对市场反应很快,嗅觉灵敏的人,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否认这一点。
在张少林的视频,我们看到他,又唱又演,他的表现肯定是好戏之人,不知道他对演戏方面又有什么心得,他笑着说,开始拍戏的时候有兴趣,没有酬劳也去,后来,他曾经去槟城拍《盖世英雄》的时候,只是短短15分钟的戏,竟然拍了两天,最难熬的是要等,等化妆,等调灯光等等,等了3个小时,拍了两句话,又停下来,又要等,难怪他的耐性都被磨光了。张少林也先后和黄明志合作拍了《Nasi Lemak》,《冠军歌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