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 – 曾美农【原名:曾广明】擅长唱黄梅调,号称《黄梅调圣手》大醉侠和包青天,唱的比原唱更有气势,成为了当年的畅销专辑
高山有《黄梅调圣手》的雅号,在本地歌坛,擅唱黄梅调的歌手寥若星辰,稀而可数,相信喜爱听黄梅调的朋友们都赞同,星马歌坛众歌星当中,擅长唱黄梅调的,女的是陈洁,男的就是高山莫属了,高山的黄梅调,不但唱的很有韵味,也特别传神,号称《黄梅调圣手》的他,真的受之无愧也。
自从签约新加坡《爱美歌唱片公司》灌录了第一首由田鸣老师为他而创作的黄梅调《泪盈盈》之后,也就奠定了高山《黄梅调圣手》的地位,他所灌录的黄梅调歌曲叫好叫座,令他当年得以过江龙姿态,登上星加坡首席畅销男歌手的宝座,这对一位歌手来说,可是最高的荣誉。
高山成名于新加坡,1973年出道时,签约当地的《爱美歌唱片公司》,到了1975年,他回流马来西亚,毕竟马来西亚是他的《根》啊!家人和朋友也都在,很快的,《马联唱片》的老板陈育安就找上了他,两人一拍即合,在《马联唱片》,高山身兼歌手和执行董事一职,虽然是换了一个环境,向来做事认真的高山,在回流的当儿,他已经有着一连串的唱片企划,《过江龙》回归依然是一只猛龙,就在过档到《马联唱片》不久,同一年,高山在事业上就大放异彩,他凭电视剧《包青天》主题曲,和电影《大醉侠》主题曲的专辑,打破了他从歌以来的销售记录,更让他红遍星马,大家都觉得高山翻唱这两首歌曲的气势非凡,就好像是特别为他而写的歌曲,当年造成轰动。
1976年,高山荣获《光华日报》主办的马星十大歌星,其他歌手还有李逸、邱清云、魏汉文、黄晓君、林竹君、凌震、郭淑芳、张小英等,在1981高山再次荣获马新十大歌星头衔,歌唱事业再上一层楼。
出版接近30张专辑及10多张合辑的高山,在《马联唱片》期间,他栽培了本地无数的歌手,像戚舜琴,余声,黄凤娇(黄熙雯),秦雨,黄泰伦等,同时,也带起了本地创作黄梅调歌曲的高潮,在他所灌录的每一张专辑,都会收录了一首至两首由谢木撰词,田鸣作曲的本地创作黄梅调,像《独伴画楼中》,《情难留》,《情不变,心相连》,《难相对》,《秋忆》等。
其实,当年高山和陈洁在他们各人专辑里面都会收集黄梅调电影的主题曲和插曲,毕竟在本地市场,黄梅调的电影也促渐减少,向来都唱黄梅调的高山和陈洁,好听的黄梅调电影主题曲和插曲都几乎让他们录制完了,如果要再唱黄调就必须有属于自己的黄梅调,鉴于此,谢木老师和田鸣老师相互就担当起这个责任,创作了很多本地黄梅调歌曲,其中《独伴画楼中》就唱的街知巷闻,其他的高山和陈洁都唱了很多首。
最令人感到意外惊喜的是 – 由高山原唱的《情不变 , 心相连》,竟然获得台湾男中音林仲光青睐,在舞台上以管弦乐队伴奏演绎这一首歌,也许是采用了管弦乐队伴奏吧!《情不变 , 心相连》唱的特别有韵味,也许是高山的黄梅调有口皆碑的缘故,这首歌也在台湾获得极高的评价,本地创作黄梅调能获得其他国家的人士翻唱,这一首歌曲也必然有其特别之处。
本地创作黄梅调,令高山和陈洁在黄梅调的领域里,有更好的发挥,尤其是创作黄梅调,也是为高山的黄梅调歌曲开拓另一个新里程碑,那时候,高山的专辑主打歌都偏向本地创作黄梅调,也因此同时,提倡了本地创作黄梅调,令本地观众对本地创作黄梅调刮目相看,如此卖力的推广,高山功不可抹也。
高山精通多种方言,灌录多种方言歌曲和译曲,他还是非常的积极栽培新人
高山也很有语言天份,曾经先后灌录过闽南语歌曲,客家歌曲,及潮州歌曲,而且,唱印度译曲和西洋译曲也特别有韵味,也灌录了很多类似的歌曲。在1979年,高山加入了《瑞华唱片》出任制作经理一职,高山更发挥了他唱不同类型歌曲的天赋,灌录了很多强烈有劲的西洋歌曲改编的,如Hot Stuff改编的《热潮》等,Disco乐曲也难不倒他,当年,还很畅销,在《瑞华唱片》时期,他还连续灌录了两张西洋译曲专辑。同时,他也积极栽培了本地歌手李岚风、歌舞者、黎琳芝、台湾歌手林淑容、李茂山等,高山独具慧眼,一手提拔了后来扬名海外的本地作曲人刘明瑞,让他登上了成名的阶梯,从《我怎么哭了》,《迟来的爱》,《无言的结局》到《另一个结局》等歌曲,令人对刘明瑞的作曲天赋另眼相看,刘明瑞作的曲,不但在本地流行,甚至全世界的歌迷都在唱他作曲的歌,尤其是《无言的结局》,更是流行到全世界,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大家都熟悉《无言的结局》。
1986 年,高山开创《宝音唱片》打造了黄一飞与喵喵组合、赖冰霞、风采姐妹、刘桂仙等,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当年《宝音唱片》推出的《十大财神齐拜年》,随卡带赠送的海报是专程邀请和尚来开光,这是史无前例创举,因此造成轰动,专辑也随之卖的满堂红。
于 2006年,高山获选为《马来西亚华人演艺人公会》会长,献身此非盈利组织为演艺人谋求福利服务。
《马来西亚华人演艺人记录大全》发起人 – 高山
高山担任会长之后,不断的提升公会的运作,2013年,派歌手前往北京参与《水立方杯海外华裔青少年中文歌唱大赛》,罗翎允获得铜奖,孙艺绫获得第7名。
2014年,李佩玲和吴依蕾在北京的《水立方杯》荣获金奖和铜奖,2015年,刘汉杰6强,2016年做到更全面,分布本地5个选区竞赛,势必选出最出色的选手参赛,接下来,去北京参加《北京水立方杯》总决赛的歌手,不是金奖,就是银奖或铜奖,每年都没有落空,可以说为本地歌坛栽培了无数新人歌手,像李佩玲,李艾薇等,在中国和台湾都获得很好的成绩。
《马来西亚华人演艺人公会纪录大全》也是由前《艺人公会》会长高山发起的,高山如此伟大的构思,的确令人感到钦佩。
《马来西亚华人演艺人记录大全》是记录从上世纪40年代至今天的演艺人照片和资料,《马来西亚华人演艺人纪录大全》将会永远记载本地演艺人他(她)们的辉煌史记,世世代代流传,可以说,在全世界里面,唯有马来西亚可以说是首创。
《按》《马来西亚华人演艺人记录大全》经过《艺人公会》理事会议,暂时以《电子书》形式推出,一切积极在筹划中。